安康市坚决落实省长、市长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借鉴旬邑县经验做法,强化基层能力建设,优化服务流程,下沉服务事项,汉阴、岚皋、旬阳、白河、宁陕、石泉、紫阳、镇坪等8个县(市)镇村全部挂牌并标准化设置窗口,全市挂牌镇(办)医保服务站138个、覆盖率100%,村(社区)医保服务室1592个、覆盖率89.87%,共有专兼职干部1797名承办代办医保经办业务,248.97万城乡居民可以就近享受到便捷可及、优质高效的医保服务。
一、思想高度重视。坚持把构建县镇村三级医保经办服务体系,作为落实省、市深化医保制度改革工作要求,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建立健全统一、规范、标准的经办模式的有力举措,市长对借鉴旬邑县经验做法提出批示要求并在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强调,分管副市长在全市发改财经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市医保局召开试点建设座谈会强力推进,定期督查通报全市服务体系建设情况,高标准推进体系建设。各县(市、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由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的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
二、高标推进实施。及时传达省长、市长批示精神,认真学习借鉴旬邑经验,联合转发《省医保局、省财政厅关于构建县镇村三级医保经办服务体系优化基层医保经办服务的意见》、下发《关于全面加快县镇村三级医保经办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明确镇(办)医保服务站、村(社区)医保服务室的名称、标识、职责和工作制度,以岚皋、汉阴、旬阳为试点高起点、高标准带动全市体系建设。旬阳、宁陕、白河、石泉、紫阳等5个县(市)政府办先后印发建设方案,岚皋、汉阴、镇坪等县医保局多次发文进行安排。
三、规范机构设置。主动征求省局和编制部门意见建议,制定统一的医保服务站(室)标牌式样,依托镇(办)社会保障服务站或便民服务中心现有人员,整合原分散的医保职能职责,统一归口负责,打造服务城乡居民区域中心。各镇(办)政府安排1名科级领导分管、2-3名干部负责医保工作,各村(社区)固定1-2名“两委”成员承办代办或提供医保服务,行政由镇(办)、村(社区)管理,业务接受上级医保部门指导。岚皋、汉阴制定镇医保服务站“十二有”、村(社区)医保服务室“八有”建设标准,汉阴、旬阳、岚皋等县(市、区)在医保信息平台增设镇(办)、村(社区)模块,平利县在老县镇重点打造示范样板。
四、方便群众办事。印发《安康市医疗保障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和《关于优化医保领域便民服务实施方案》,统一镇(办)医保服务站8项、村(社区)医保服务室7项工作职责,统一首问负责、代办服务、一次性告知等6项工作制度,将政策宣传、报销台账、参保登记、异地备案、门诊慢病和医疗救助申请等业务延伸下沉办理。汉滨区下沉9大类35项业务,拓展开发医保经办系统,实现异地备案、参保登记、费用报销等业务“掌上办”“网上办”;旬阳市实行慢性病鉴定“下沉医院就近办”;白河、宁陕、镇坪、平利、紫阳等县(区)对老弱病残特殊群体,优化简化异地就医备案、慢性病申报、新生儿参保登记等业务流程,开展形式多样的“暖心”服务。
五、提升服务效能。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举办“医保大讲堂”11期、“安康医保·幸福安康”专题宣传30期,“一事一引导”解读高频服务事项开展,锻造“政策熟、业务精、服务优、守规矩、有作为”医保干部队伍。积极争取财政支持,石泉县每年安排73.2万元预算用于体系建设,汉阴县按照20000元/镇、1000元/村(社区)下达提升建设资金,宁陕县按3.5元/人标准核拨业务经费,调动基层兼职干部积极性。扎实推进“十四五”医保服务示范工程和医保经办“示范年”建设,统一配备电脑、打印机、扫描仪、档案柜、自助查询机等办公设施,上墙医保岗位职责和经办流程,紫阳县“365”(全年不间断为群众办理业务)工作制度被《新闻联播》特别报道,全市9个经办机构和1个医疗机构被评为“全省医疗保障系统首批优质服务示范窗口”